close

夏日炎炎,能夠遠眺青山綠水,是現代人一份奢侈的渴望;要是你也這麼想,那就走出門,讓我們到螺潭去吧!

螺潭、螺潭,光聽名字,就有一份涼涼的水意,螺潭村在烏溪堤防未修築以前,該地有一大水潭,水潭裏有許多石螺,故村民稱該地為石螺潭或螺潭,目前確實仍有不少水塘錯落在本村,水塘四周林花茂盛,是怡情消暑的好地方。

如今雖然場防修建好了,涼意不減,綠水長流。走上堤防,放眼望去除了綠就是綠,一大片完完整整的綠,偶有幾條高壓電橫過天際,但卻不減其舒暢感。

 

走在堤防步道上,才發現綿延不斷的不止是無盡的綠意,還有長長的步道,由南向北不斷拉長看不到頭。

據說這兒也曾辦過自行車相關活動,的確對於需要長線完整道路的運動,如路跑及自行車,這條場防道路確實是個好選擇,只是場防道路維護不易,這條道被規劃為沙石車等大型車輛馳騁之地,加上週邊商家少之又少,要聚起人氣確是不易,不過,只要青山不改,綠水長在,就能再起。

 

在堤防的另一側,沿線由南望北,宮廟不斷,土地公不在話下,沿路有慶恩宮、林大神爺廟、天一宮、天靈宮、同興宮,還看到個小巧可愛的「石頭公」(話說我為了拍正面照,特意蹲下身矮身廟口,拍畢一位阿伯騎車停在我眼前猛對我笑,想說打個招呼要給他來一張,他倒先開口著時嚇得我跳了起來:你坐在貢桌上了....只得連聲向石頭公致歉...)一直到東園里的東女慈聖宮,這還是場地大的,小間私人神壇還不計入,看來這條河道山靈水秀可是熱鬧非凡呀。

(呵呵呵呵,就是這張...)

就選了間林大神爺廟好好端詳一下,門口很明顯與其他宮廟不同之處:一匹高大的駿馬塑像! 原來林大神爺是鄭成功旗下的一名軍官,在被官兵不斷圍攻下,兵船彈盡糧絶不斷由海口之處沿大肚溪往內陸沿溪而上退守至烏溪螺潭段(也就是烏溪那時水流仍足以讓大型兵船進出,嘖嘖,這可牛呀),困守於此,後在飲水之中被投毒以致全軍將士以身殉國(可惜那時所謂的"國"早已滅亡...)

後來網上一查,林大神爺廟除了是同厝當地長年的宗教信仰中心(以螺潭眾神佛相比算是先住民吧,哈哈),時常有大型慶典活動都是在這兒舉辦,此外這個廟還有個特點,是台中地區"傳說中的廟中廟"的所在地,所謂的廟中廟,指的是大廟祭林大神爺,內部還有個小廟祭祀萬善公(還要解釋嗎?就是未能登記名冊的眾兵士們或後來當地的無主亡魂們),這也算是烏日的一奇呀。

沿溪北上,綠意盎然,可惜綠水涼意為河場所阻,我想先民居於此地之時,這樣炎炙夏午,不入溪一游那就太對不起大自然了。

 

原本期待,可以沿河堤北上,由南岸遙望傳說的"正烏日"發源地:新街仔渡口(現今湖日里中彰與高鐵入口路段交界處),這是正牌烏日發源地,過去南來北往不太走水路而走旱路為主,渡口尤為重要,而寬闊的大肚溪(往上游就是烏溪、大里溪、旱溪交會,也就是烏日的特點:萬溪交會),可不是說走就過的河川,而中間的河洲之島就成了連接彰化、大肚、台中的渡口,慢慢地形成了最熱鬧的聚落;原本低凹的河口之地,又有村落聚集,遠看即是"凹入"之形,烏日之名由此而來,此地雖坐擁地利之便,但低地又無防洪之工程,是故在後來的大型水患一上來,整個聚落往往就流入洪流之中了; 之後隨著烏溪、大里溪、大肚溪堤防陸續整建,渡口也被迫與河水相隔,消失了。但這次的遙望之路, 卻十分困難, 堤防相阻, 河岸未開發路逕難行, 只得作罷。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fb : "烏日 有故事的所在" 按讚、追蹤我的定期更新,給我鼓勵或加入我的行列喔~
 
 

https://www.facebook.com/BlueCatSunn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烏日,是塭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